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瞄准了新能源充电桩领域,行业内入局者众。

截至2023年7月底,我国公共充电桩已达到221.1万台, 2023年1-7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71.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1.3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30.5万台,同比上升39.6%。

充电行业经过高速发展已形成了部分充电品牌,但国内充电桩产品制造厂家众多,门槛低,无产品集中度。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分析,充电桩格局中,多数国内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仅个位数份额,桩的壁垒较低,国内桩企毛利率通常在20%以下。

在汪澜看来,隆鑫通用瞄准了当前充电桩市场的错位竞争空间,多年的制造业经验和销售网络优势,有望做大规模,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

“我们在开始充电桩业务前,就对整个行业进行过深度调研,目前行业内大部分的资本和企业更关注充电网络的搭建,主要集中在充电站、充电运营品牌的建设,真正的充电产品生产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龙头企业。我们瞄准的是充电桩及上游器件制造的赛道,存在错位竞争的机会。”汪澜说道。

在其看来,充电桩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是一个较大的增量市场,充电桩产品不断迭代,用户将面临多次选择,隆鑫通用的底气在于,“专注于把产品和设备做好,我们认为,制造能力、品控能力和成本优势是一家规模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市场一定会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品质最好,技术最优,然后成本还比较低的企业,才会留下来。”

目前,在 G 端(政府)、B 端(企业和产业园区等)客户方面,隆鑫通用已经与重庆高新区、九龙坡区、两江新区,以及国电投、部分车企等达成合作。

此外,隆鑫通用还瞄准了海外市场,试图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公司在海外领域的销售网络优势突围。

“我们在与宝马为代表的欧美客户经过近20年的合作,具备完善的制造体系和质量保障手段,工厂整体通过ISO9001、TS16949的认证,能为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制造提供丰富的生产、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产品品质。此外,公司智能化柔性化产线以及强大的供应链赋能证和能力也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从而适配国内以及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汪澜说道。